课程目标/课程重要知识点

 
触点物理学:
触点物理学研究对象/内容;
触点物理学在连接器设计中的重要地位;
连接器电阻的构造;
连接器电阻各组成部分的典型值,特点及决定因素.
 
接触界面的结构:
界面结构与界面性能;
界面的管控方式;
连接器各种应用环境和应用要求对界面的不同要求;
连接器金属材料的表面形态及表面形状;
赫兹应力;
连接器界面的微观模型;
连接器界面的力学特点;
连接器界面的接触类型
 
接触界面的特征:
接触电阻的组分;
接触电阻的计算和分析/连接器导电的工作原理;
镀层对接触电阻的影响;
膜电阻的特点;
摩擦的特点;
摩擦的本质;
连接器中的摩擦特点及规律;
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;
正向力对摩擦系数的影响;
润滑剂对摩擦系数的影响;
磨损的概念;
连接器的磨损类型;
正向力对磨损的影响;
硬度和润滑对磨损的影响;
如何提高镀层的耐磨性
 
 
 
连接器界面设计的培训内容提纲
 
连接器界面的研究/触点物理学的研究对象.
连接器界面的结构,电性能,机械性能(摩擦与磨损).
1 连接器电阻的构成和影响因素.
体电阻的典型电阻值和决定因素.
永久连接电阻典型电阻值和决定因素.
接触电阻典型电阻值和影响因素.
触点物理学的重要性:接触电阻的不稳定原因决定失效方式.
了解失效方式才能设计好连接器.
2 连接器的界面.
接触电阻,连接器的界面的电性能指标.
连接器界面的控制.
连接器的应用环境和插拔要求.
连接器界面设计目标.
(1)连接器弹片端子表面的形貌模型.
A 连接器弹片端子基材的缺陷.
成型前弹片端子基材的缺陷.
成型后弹片端子基材的缺陷.
弹片端子基材表面的污染物.
B 薄膜和污染物的影响.
各种基材和镀层吸收或形成各种氧化层,薄膜,污染物.
氧化层,薄膜,污染物极难预测的性质决定界面的设计策略.
薄膜的实验数据.
C 弹片端子表面的粗糙度.
D 弹片端子几何形状.
E Herts 应力.
(2)弹片端子界面区域的形貌模型.
A 弹片端子接触的微观模型.
侧视Vs俯视;表象接触Vs实际接触.
触点分布,触点数量,触点变形程度的影响因素.
正向力对界面力学状态的影响.
即使正向力很小(毫克),触点塑性变形也会出现.
峰谷特点不会消失即使表面产生严重变形.
实际接触面积只取决于正向力.
B 硬度.
硬度与变形区域和载荷的关系.
硬度对载荷和变形厚度的要求.
硬度与触点变形的区别.
C 界面触点间膜的性质.
触点3种连接方式:金属/金属,金属/金属+膜,膜.
D 粘附连接(adhesive junction)术语.
3,连接器界面的特性.
(1)连接器界面模型的电气特性.
接触电阻的组成.
受限/收缩电阻(constriction resistance)—具有稳定性.
膜电阻—不具稳定性.A 受限/收缩电阻(constriction resistance).
电流流过触点/斑点(Asperity)时受限,出现受限电阻.
B 受限电阻和触点/斑点(Asperity).
电阻公式;受限情况分析.
受限电阻与界面结构无关.
受限电阻的模仿.
受限电阻公式.
C 多触点.
界面微观受限电阻.
界面宏观体电阻.
正向力对界面微观受限电阻和界面宏观体电阻的影响.
D 连接器正向力与接触电阻的关系.
连接器正向力,硬度,接触电阻的关系.
常见金属的接触电阻.
常见金属的接触电阻的比较分析.
 
E 连接器接触电阻与镀层.
用公式分析镀层对接触电阻的影响.
数据证实公式的有效性.
镍层厚度对接触接触电阻的影响.
F 小结.G 膜电阻.
膜电阻的存在.
膜电阻的影响因素.
膜电阻的影响因素的不稳定性.
膜的存在的示意图.
H 膜及膜电阻.
常见金属(合金)的膜电阻数据.
机械方法去除膜和电场方法去除膜.
I 小结.(2)摩擦与磨损.
摩擦与磨损的作用和影响.
从触点角度看待摩擦与磨损.
摩擦与磨损的微观过程.
A 摩擦.
摩擦的概念.
在连接器产业中,摩擦的4特点.
摩擦的复杂性和变异性.B 摩擦定律.
(a)摩擦系数及保持恒定摩擦系数的力的范围.
摩擦力系数公式.
(b)摩擦与摩擦面积.
在一定范围内摩擦与摩擦面积无关.
摩擦力是如何产生.
摩擦力的计算A.
摩擦面的两种分离机理.
摩擦力的计算B.
(c) 材料对摩擦系数的影响.
(d) 表面粗糙度(极端情况)对摩擦系数的影响.
试验数据.
各类表面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.
(e) 正向力(极端情况)对摩擦系数的影响.
试验数据.
试验数据的解释.
(f)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.
静态摩擦系数大于动态摩擦系数的原因.
界面分离类型和性质影响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的差异.
(g)润滑剂对摩擦系数的影响.
润滑剂的作用.
连接器正向力对润滑剂作用的影响.
润滑剂对静态摩擦系数的影响.
高温对润滑剂的作用的影响.
(h)环境形成的润滑性膜的影响.
C 小结.
(3)磨损.
两种不同的磨损方式及原因.
磨损的公式.
磨损的影响因素.
A 正向力对磨损的影响.
B 磨损系数对磨损的影响.
润滑状态对磨损系数的影响.
连接器正向力对磨损系数的影响.
C 硬度对磨损的影响.
试验数据.
D “硬底效应”.
E 润滑对连接器磨损的影响.
润滑改变磨损方式.
润滑对镀金层磨损的数据.
连接器界面/触点物理学的总结

连接器界面设计培训讲义下载:

连接器界面设计培训讲义